马克思物化理论发展的内在逻辑

作者: 蒋晓东

关键词: 马克思物化理论 生产劳动 对象化

摘要:物化理论是马克思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早期著述中,马克思对传统异化概念的批判和超越是马克思物化理论产生的重要标志.历史唯物主义创立后,马克思对"异化""对象化""物化"等概念进行了更为深入探讨和明确区分.在《资本论》及其手稿中,马克思侧重以"物化"和"拜物教"概念来批判和揭露资本主义商品社会中的物化现象,形成了系统的物化理论.马克思物化理论揭示了资本的拜物教性质的秘密,还原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被掩盖的过程,阐明了资本主义生产的本质和历史趋势.


上一篇: 论康德的范导性总体观
下一篇: 积极精神病学思想内涵与实践价值管窥

期刊信息
刊名: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Xiangtan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主办:湘潭大学
周期:双月
出版地:湖南省湘潭市
语种:中文
开本:大16开
ISSN:1001-5981
CN:43-1164/C
邮发代号:42-34
复合影响因子:0.746
综合影响因子:0.357

核心期刊:
CSSCI(2019-2020)来源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7)
中文核心期刊(2014)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1996)

期刊荣誉:
社科双效期刊
Caj-cd规范获奖期刊
版权所有 © 湘潭大学  湘ICP备05005862号
地址:湖南省湘潭市  邮政编码:41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