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1966年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理性建构与调整

作者: 罗雄 [1] 刘圣陶 [2]

关键词: 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农村基层 党风廉政建设 建构与调整

摘要: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1956—1966)农村基层正确与错误思想的交织共存决定着该时期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曲折"发展.在正确思想的指导下,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从以下几个层面进行了理性建构与调整:恢复和发展党的优良传统,营造风清气正的党内政治文化;加强意识形态的政治社会化,坚定党员干部的政治态度与政治立场;强化自我监督与自我约束机制,夯实农村基层反腐纠风的制度保障;调整农村基层党政、党际、党群关系,推进民众监督的制度化建设.尽管这种理性建构与调整不全面、不充分、不持久,但其成效显著、影响深远.


上一篇: 硬规则时代的数据自由与隐私边界
下一篇: 自雇创业还是雇佣就业 ——基于中国女性流动人口收入差异的考量

期刊信息
刊名: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Xiangtan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主办:湘潭大学
周期:双月
出版地:湖南省湘潭市
语种:中文
开本:大16开
ISSN:1001-5981
CN:43-1164/C
邮发代号:42-34
复合影响因子:0.746
综合影响因子:0.357

核心期刊:
CSSCI(2019-2020)来源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7)
中文核心期刊(2014)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1996)

期刊荣誉:
社科双效期刊
Caj-cd规范获奖期刊
版权所有 © 湘潭大学  湘ICP备05005862号
地址:湖南省湘潭市  邮政编码:41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