殖民主体的后殖民解构

作者: 罗如春 董琳钰

关键词: 殖民主体 解构 霍米& 183;巴巴

摘要:后殖民理论对于殖民主体的解构主要由霍米·巴巴完成.巴巴认为殖民主义原初的本真身份是不存在的,殖民话语及其所代表的殖民主体身份的内部本来就是混杂、矛盾分裂的.这主要根源和体现于三个方面:巴巴首先运用德里达的相关理论来解构殖民主体自我本质身份的设定,认为殖民者看似自足统一的主体身份在殖民实践中经受着德里达所说的"差异的重复"状态而被延迟、分裂了;继而通过殖民话语的刻板印象的矛盾情感进一步解构殖民主体的同一身份;最后说明殖民同化政策所带来的受殖者模拟也搅扰了殖民者的稳定的身份认同.巴巴的殖民主体的后殖民解构思路突破了二元对立框架,开拓了后殖民微观抵抗的文化政治,但不可避免地带上了文本主义的弊端.


上一篇: 爵士时代服饰的变迁与意蕴——以《了不起的盖茨比》为例析
下一篇: 《远山淡影》中的战争创伤书写与代际差异

期刊信息
刊名: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Xiangtan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主办:湘潭大学
周期:双月
出版地:湖南省湘潭市
语种:中文
开本:大16开
ISSN:1001-5981
CN:43-1164/C
邮发代号:42-34
复合影响因子:0.746
综合影响因子:0.357

核心期刊:
CSSCI(2019-2020)来源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7)
中文核心期刊(2014)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1996)

期刊荣誉:
社科双效期刊
Caj-cd规范获奖期刊
版权所有 © 湘潭大学  湘ICP备05005862号
地址:湖南省湘潭市  邮政编码:411105